2024/10/26胃幽門螺旋桿菌的診斷與治療-高雄榮總胃腸肝膽科蔡峰偉醫師

日期:2024-10-26 01:32:13 | 瀏覽次數:2135

主  題:胃幽門螺旋桿菌的診斷與治療

受訪者:高雄榮總胃腸肝膽科蔡峰偉醫師

胃幽門桿菌介紹:

 幽門螺旋桿菌(學名:Helicobacter pylori)又稱幽門螺旋桿菌,是革蘭氏陰性、微需氧、螺旋狀的細菌(螺旋菌),通常在胃中發現,可於胃酸環境生存。它的螺旋形狀被認為是為了穿透胃的黏液內壁從而建立感染而演化來的,可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

  1982年兩名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魯賓·華倫和巴利·馬歇爾再次發現該種細菌,一種呈S形或弧形彎曲的革蘭陰性桿菌,他們以人體的胃黏液來培植,並得出結論,認為人體的胃潰瘍、胃炎等疾病是因為該種細菌在胃部繁殖,而非人們長久認為的吃辛辣食品、壓力等造成的。1984年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刊載這項報告,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幽門螺旋桿菌的熱潮,有關螺旋桿菌的研究論文不計其數。但仍然有許多醫生不相信這個發現,馬歇爾的導師告訴他:「你的觀點是錯的。」為了證明致病機理,馬歇爾還曾喝下含有病菌的溶液,結果造成嚴重的胃潰瘍,後來又迅速治療成功。2005年,華倫和馬歇爾因此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症狀:

 多於85%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不會出現任何症狀或併發症。急性感染可能會引發帶有胃痛或噁心的急性胃炎。由此引發的慢性胃炎,其症狀(如果存在的話)等同於非潰瘍性的消化道症狀:口臭、胃痛、噁心、胃脹、打嗝、嘔吐、黑色糞便等。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有10%20%的風險發展為消化性潰瘍,有1%到2%的風險發展為胃癌。幽門前廳(pyloric antrum)發炎很可能導致十二指腸潰瘍,而胃部發炎可能會導致胃潰瘍和胃癌。然而,幽門螺旋桿菌可能只導致常見的慢性炎症,也就是致癌的第一階段起作用,在致癌的下一階段並不起作用。

 在2009年,一個臨床分析顯示,對感染的患者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後其降低的致癌風險,結果顯示:持續攜帶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獲胃癌的相對風險增加是65%

 在感染初期,不一定會有明顯的症狀,而且這些症狀和一般腸胃道不適非常類似,導致現實中,很難利用症狀來分辨是否是受到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少數人可能會有:消化不良 噁心不適感、打嗝、胃酸逆流。

幽門螺旋桿菌常見的傳染途徑:

 不潔的食物、飲水、如廁後手部未確實清潔 和感染者同居、共用餐具。

 幽門螺旋桿菌他是有傳染性的,但其確切的傳播途徑仍未知,最可能的途徑是通過口-口(親吻、口餵養)或糞-口進行人傳人的傳播。通過隔離感染者的糞便、唾沫、牙菌斑等方式,病菌是可以被隔離。有研究發現,相比唾沫,幽門螺旋桿菌更容易通過胃液傳播。

 傳播主要發生在已開發國家的家庭內,同時也在開發中國家的社區內發生。幽門螺旋桿菌也可以通過被污染的水源進行糞-口傳播,因此一個衛生的環境可以降低傳播的風險,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惡劣的環境衛生和擁擠,社會經濟狀況差,和兄弟姐妹數量多有關。

盛行率:  

  30 年前 1992 年的研究顯示台灣幽門桿菌血清抗體陽性率為 54.4%

Wu MC Jpn J Infect Dis. 2015 Apr 10. 54.4% 1993 卑南朴子義安8.4% 1995, age 0-12 台北 14.8% 2004, age1-12 台北8.1% 1999, age 3-6 中彰投7.6% 2000, na 中彰投23.7% 2003, age 1-40 台南21.4% 2005, age 7-12 高雄大樹6% 2015, age 0-15 鹿港彰清秀傳15.1% 2007, na 中彰投54.7% 2009, age 13-16 蘭嶼75% 2003, age 13-16 蘭嶼綠島 收案人數與進度 (2019 11 月為止) 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108 年委託科技研究計畫於 2019 2020 年間將招募未曾接受過幽門螺旋桿菌除菌的志願者,接至報告撰寫日為止,納入 732 名無症狀受試者 (其中 203 位為未成年人,529 名為成年人)。以碳13 呼氣測試來看:21.5% (151/701)為幽門桿菌陽性患者,其中成年人為 26.5% (133/502),未成年人為 9.1% (18/199)。估算出5 成年人的年齡標準化盛行率為 27.5%

如何診斷:

 侵入性的胃鏡檢查、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血清抗體測定、糞便抗原測定

那些人需要治療:

 健保給付有消化道潰瘍 有胃癌家族史建議有幽門螺旋桿菌就要治療,以減少消化道潰瘍及胃癌發生率

如何治療:

u第一線

 三合一療法(一種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PPI 加上2種抗生素),治療 14

四合一療法(一種氫離子幫浦抑制劑 PPI 加上3種抗生素),治療14

混合療法或共伴療法

v第二線

 含鉍劑四合一療法(一種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鉍劑加上2種抗生素),治療14

副作用:

 有的抗生素苦苦的,味道不佳會有噁心,嘔吐感覺,抗生素有的會軟便腹瀉及腸胃症狀。

 若有過敏症狀( 皮膚起紅疹及發癢、發燒) 需停藥  

確認除菌成效:

 除菌後4-6週、停止潰瘍藥2週後以胃鏡或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

除菌失敗原因 :

 細菌培養發現抗藥菌株、病患並未規則服藥

 注意飲食衛生 避免再感染

  幽門桿菌為經口傳染傳播,除了個人生活型態與環境衛生是造成再感染的因素,家庭內的交互感染亦是再感染的原因之一 。所以,幽門桿菌檢測陰性或是已成功除菌者,仍須注意個人生活及飲食衛生,同住家庭成員亦可考慮接受篩檢,以降低他們新感染或再感染的風險。

服 務 地 點

電話:07-312-6133 
傳真:07-322-0971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二路492號
電子信箱:fengmin.radio@msa.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