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7切忌散佈不實訊息,避免造成網路霸凌-義守大學大傳系教授侯政男
日期:2022-09-17 11:08:08 | 瀏覽次數:994
主題:切忌散佈不實訊息 避免造成網路霸凌
講師:義守大學大傳系教授侯政男
人際關係常見的群組訊息 我們要如何面對?
王小美是個很假掰的人,大家要小心提防她?
李大名有很多女朋友,他找妳出遊要小心?
陳一明是同性戀,小心被他染病?
林瑪莉很跩,目中無人,我們把她孤立,讓她嚐嚐苦頭如何?
不經思考的按讚可能造成生命的殞落
想成為無知的酸民嗎?
公開散佈假訊息、網路霸凌,所可能觸犯之罪名:
• 誹謗罪
• 刑法第310條第一項:「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 被害人另得請求「侵害名譽權」之民事損害賠償。
網路霸凌的定義:
• 根據教育部,網路霸凌指的是,透過上傳文字、照片、影片等形式,持續的對他人嘲笑、辱罵、騷擾、毀謗或威脅,造成對方身心靈傷害的網路不當行為。
• 經常在校園中見到的網路霸凌行為包括像是,在網路上留言嘲笑某位同學的長相或穿著、上傳他人出糗、被欺負、移花接木,或不雅的照片與影片;張貼羞辱、謾罵的文字;散播不實謠言;或爆料他人隱私、舉辦線上惡意投票,或是成立「反某人社團」等。
• 網路世界可以傳遞的資訊種類很多,包含圖像、影片、文字等,傳遞的方式更是多元化,舉凡社群媒體(臉書、Instagram等)、Email等方式,都可能發生網路霸凌的行為。
網路霸凌行為:
• 根據高雄市警察局婦幼警察隊的歸納,常見的網路霸凌行為有以下3種網路霸凌種類:
• 網路文字:包含留下有歧視意味的笑話、殘酷嚴厲的批評、令人難堪的線上言語等。
• 圖像、影片騷擾:私密照被公開流傳、收到他人性暗示的圖片或影音、照片被移花接木廣為流傳等。造假的圖像或影音常同時出現姓名、聯絡方式等個資,除了名譽上的損害外,也讓被霸凌者受到更多騷擾。
• 個人訊息:具有恐嚇、性暗示等令人不舒服的圖像或文字,利用mail、手機訊息等,直接傳送給被害者。這種網路霸凌行為會結合上述文字與圖像騷擾,使受害者更防不勝防,乏於應付,且造成更嚴重精神傷害。
想一想我們曾經是 加害者 嗎?
如何尋求幫助?
如何幫助他們?
有哪些途徑?
思考一下 你們會轉傳這些訊息嗎?
電費分三段式收費?
吃泡麵容易導致癌症?
天然食材可殺毒?
「紅蘿蔔炒蛋易致癌」?
蜂蜜可阻斷病毒流言?
手機充電通話時喝水會致命?
疑、想、查、問、戳
(事實查核中心)
• 「疑」就是要有懷疑精神,不能別人傳什麼來你就信什麼。
• 如果遇到怪怪的、聳動的訊息就要多「想想」。
• 接著去「查」Google或比較可靠的資訊源,像是即時新聞澄清中心與各大查核機構。
• 如果查不到相關資訊,也可以開口「問」,向身邊的朋友、專家多詢問,例如遇到工程、法律、金融等領域的假消息,還是讓專業的人來幫助你判斷比較妥當。
• 而當經過理性判斷找到答案之後,就要幫忙把假訊息「戳」破,讓其他人知道你查核的過程。
消息來路不明該怎麼辦?
查證管道在這裡:
利用第三方假訊息查證平台
撥打防疫專線1922
向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地方衛生局等單位洽詢
當個理智的現代閱聽人,遠離無謂的官司纏身